是价格决定成本,还是成本决定价格?
当前位置:点晴教程→知识管理交流
→『 企业管理交流 』
:是价格决定成本,还是成本决定价格? 经常有人争论这个问题:到底是价格决定成本,还是成本决定价格? 有人说:当然是成本决定价格了。你看,我们项目投标报价的时候,不都是先算成本,再考虑利润,然后报出去价格吗? 也有人说:是价格决定成本。市场不接受的价格,你只能回头去降成本。 听起来,都有些道理,到底谁说的对呢? 商业顾问的回答是:价格决定成本,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 为什么是这样? 举个例子。我要健身,想买个拉力器。拉力器在我心里值100块,我接受的价格就是100块。 你说,你的成本是150元,你170卖给我,不贵啊。 但是在我心中拉力器就值100块,再贵我就不要了。 你只好回去降低成本到90块,然后再用100块的价格卖给我,这就是价格决定成本,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 所以你要不遗余力地降本增效,使得你的价格具有市场竞争力。 但是,要注意的是,价格决定成本是商业顾问说的上半句,还有下半句是:它还有个前提,就是”所有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往往很多人都丢掉了这个前提。 这个”其他要素“是什么呢? 是科技进步、效率提升、商业模式的创新,等等等等。 比如:科技进步了,你的健身器材通过标准化的生产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100块的健身器材,成本降到60块,想想看,这时候你会做什么? 你有两个选择。 选择一:维持原价,获得高利润。 选择二:为扩大市场份额,将健身器的价格会从100元降到70元。 哦,科技的进步,降低了成本,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也可以通过降价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 综上所述,在褪去了风口红利的成熟市场,真正具备“成本优势”的厂家,才是最终的赢家。 什么是“成本优势”? 就是在保证和你同样质量的前提下,我的成本比你低,卖得比你便宜,但还能有钱赚。 这是本事。你敢降价吗?你一降就赔,因为你成本高。因此,你陷入了怪圈:卖贵没人买,就会死;卖便宜了,赔钱,也会死。 成本优势,简单说就是:便宜不是本事,比你便宜还比你能赚钱才是本事。 成本优势”是护城河,不管你是业内老大,还是老二、老三,都得去挖。挖好了就稳坐钓鱼船。 怎么挖呢? 用这四板斧:一靠规模,二靠管理,三靠技术进步、四靠商业模式创新 规模 规模是护城河好理解,老大都是靠规模摊薄成本赢的。如果是老二老三老四呢,你没有老大的规模,那你就得靠管理。 管理 管理是护城河,但最容易被忽略。 管理怎么做才能换来成本优势呢? 四个字:降本增效。 比如: 过去3个人干的事儿,能不能一个人干? 过去20天干完的事儿,能不能5天干完? 过去7个流程,能不能并成3个流程? 这笔钱能不能不花,或者少花25%? 过去专家干的事,能不能标准化,找个便宜的外包干,省他个60%? 过去跟供应商总是一锤子买卖,换供应商后还得重新磨合,成本降不下来。未来能不能探索出与供应商长期合作共赢的执行模式? 以上这些都是管理,是不是一点儿都不性感,都是些烦心的难事儿。但是正因为难,管理才成为永远的护城河。 管理是每日的改变、每日的进阶。它要改变认知、放弃过去成熟的经验去创新。有失败的风险,还有不确定的焦虑,有团队认知不对称的烦恼,所以很难。 这些管理的原则,似乎人人都懂,但真能落地实施成功的凤毛麟角,但他们都成了行业的头部。 应了一句大家熟知的话:我们知道那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有一本书叫《海底捞你学不会》。人人都知道海底捞服务好,但就是学不会。 罗振宇创造的《得到品控手册》,免费开放给你看。你也未必能做成和得到公司一样品质的产品。 管理的心法告诉你,你也学不会。所以罗振宇才敢敞亮地告诉所有人他的管理心法。 管理效率的提升,会带来成本优势。因为别人很难学会,管理才成为了永远的护城河。 但是难学,就没什么方法吗? 有。以下三步曲: 一. 要change mindset, 改变心智模式 你做事情是愿意自己单干,还是协同大家一起干? 你做事情是有目标、有计划后再做,还是先干起来再说? 你管理项目是按过去的经验去做,还是每次都不设限地思考、尝试更优的做法? 过去让你成功的很多思维方式和经验,在目前不确定性、需要探索、创造的时代,恰恰会成为阻碍你成长的最大的坑。 心智模式的优劣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同样团队的整体心智模式的优劣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 二. 你要有看透底层的洞察能力、有化繁为简的组织能力。 这种能力是你的组织一定要有的管理能力。 举个例子。你承包了一个盖房子的项目,你找来三十个工人,说,这是施工图,一个月给我盖好了,我给钱。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一塌糊涂。 作为管理者,你要懂得整个盖楼过程,拥有盖房的knowhow。 有了它,你就能把盖楼这个工程,按照项目管理WBS (workbreakdown structure)的原则, 分解成一个个的任务,再把任务排成合理的工序12345,你还得清楚完成每道工序所需的标准时间。 为提高专业度,你还要把工人分为木工、水电工、瓦工等不同的工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但是分工太细,专业度虽然提高,但成本也会提高。 所以你要有能力找到成本和质量的平衡点。这个是你能创造护城河的价值所在。 然后重要的部分来了,你要给每个工人下达一个简单的指令。 比如把砖头直直地砌起来,三米高,两米宽,就这样,工人应该只接受简单的指令,效率会提升。 这样对工人的能力要求降低,人工的成本就会大幅下降。 成本优势就会体现出来了。 这个思路和方法可以延展到任何业务,任何业务都可以用这个逻辑去探索,效率和质量最平衡情况下,成本最低的执行模型。 事情还没结束。你的成本优势有了,但别人很快也会学啊,别人学到了,你的优势就会不在。 所以你要有不断创新迭代的基因,和持续改进的能力。这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你做同一件事情,人工花费的时间是不是在逐渐减少,比如我们300小时装配一辆汽车,这个工序经过标准化、熟练化后,就变成了250个小时,再进行技术创新之后,就减少到150个小时,最后变成100小时。 所以在一个公司里做任何一件事情,它的能力都应该是不断地优化,而真正驱动着你优化的东西叫knowhow。 所以你公司相对其他公司的竞争力,有的时候别人是看不出来的,学不到的。原因就是它内部藏了大量的Knowhow。 所以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能够把公司的knowhow从平常的偶发式的经验,提炼成简单明了的图纸、流程、模板和检查清单,让成本低的普通员工也能掌握。 三. 你要理解基本心法后,根据自身的资质,不断磨合练习。 管理是一种技能,是“学”不来的,只能靠“习”。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不断地在业务实践中试错,复盘,改进,再内化到流程中。 技术进步 大家都知道,成本越高的东西,价格就越贵。 但生产成本, 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而降低, 价格也就会随之降低。 举个项目图纸设计的例子。 在过去, 你一个人手工一天可以画一张图纸。 后来, 你有了各种制图尺子,圆规等,一天可以画两张图。 再后来, 你有了电脑制图软件, 一天可以画20张图。 未来, 你会有人工智能, 机器人一天可以画2000张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从一天画一张图, 到两张图, 到20张图,到2000张图。 这时图纸的设计价格,也就随着画图付出的综合成本的降低而不断降低。 商业模式创新 刘润老师直播间卖书,每次几千本的销量,都是作者签名、5折优惠,而且免运费。 为什么5折卖出去还能赚钱呢? 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 原来传统模式下,一本书,从写完,到卖给消费者,要经历4个环节,作者、出版社、印刷厂、书店。 每个环节都要付出成本,以获取收入。 直播间卖书直接杀掉“多余”的环节,砍掉了线下书店,统一库存,成本大幅下降,这就是模式创新的机会。 还有,得到学习平台推出的电子书,砍掉了印刷厂、电子阅读器,省下了油墨和纸张的成本。 再有线上付费课程,砍掉了教室、纸质书本、连学校都不用了。标准课程 就这样一步步创新。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这几年,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变得更好。作者,赚的更多,读者,花的减少。 商业模式的创新, 从来都是降维打击。 项目交付也同样,你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和自身能力的提升,砍掉“多余”的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但难点就在于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淘宝、小米、京东创造很多商业模式,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在了这条开拓创新的路上。 寻找新的道路,需要苦思冥想、不断试错尝试。 变革的时候,选择>努力,思辨>执行。 熊彼特说: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利润,而且创新所获得的利润也是短暂的,因为竞争对手会模仿,然后很快你的创新红利也就没了。所以你要持续不断创新。 价格总是无限趋近于成本,一定是你有创新,你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没有可比性,你才能获得利润。 最后的话: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让结果自然发生。 管理不是物理,更不是数学,没有公式可背,只有老师傅的手感可以拿捏,但是高级的管理是要把老师傅的手感,提炼成checklist,让更多人找到那个确定性去学习。 任何生意、任何项目都值得重做一遍。怎么重做呢?用系统的思维,尝试改变模型再做一遍,再优化一遍。 如何赢得更多的订单?如何提高毛利率?简单说,就两种方式: 一是同样的价格做出更好的东西; 二是更好的东西卖更便宜的价格。 该文章在 2023/9/14 12:23:03 编辑过 |
关键字查询
相关文章
正在查询... |